中西医应从“求同存异”转为“求异存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23-03-24 作者:转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需要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
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必须“求异存同”(尊重差异为第一义),才能做到中西医并重,并逐步走向复兴。过去强调“求同存异”(追求一致为第一义),造成了中医学术内涵的不断萎缩,比如在西医病名之下辨证治疗,中医就处于发现不了目标,也评价不了结果的尴尬地位,就不能“卓然自立”。
毫无疑问,西医的学术体系,对于中医来说,有强大的技术壁垒,比如解剖生理、疾病名称、化学制药,中医药如果不能在学术原理上突破这三大壁垒,就难以找到学术自信的基础,也难以获得发展的广阔空间。
结构决定功能具有局限性
西方医学的解剖生理,是以“构成论”为指导的学术,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它主要研究明物质,是“从有出发”,“以有为本”。
现代物理学认为,世界上的明物质只占6%左右,大量存在的是暗物质、暗能量,因此,“结构决定功能”的西方医学,具有明显的缺陷,生命的结构是一个不稳定结构,都来源于一个受精卵的不断分化,是牵一发动全身式的网状互联结构。所有的细胞代谢,都必须依赖整体环境的支持,需要相对恒定的温湿度、酸碱度、渗透压、生长因子、黏附因子、激素、微量元素等微生态的调节,而且克隆技术、基因研究,都提示了细胞核具有“同质化”的普遍性,这就从学术原理上决定了“结构决定功能”只是相对正确的初浅知识,不是唯一正确的学术原理。
中医学以“生成论”为基础,主张有无相生,世界不存在“真空”,所以既研究明物质,也研究暗物质。中医“从无出发”,研究生命与健康,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自然整体生成的,最高的层次是精神,心神是复杂巨系统整体涌现出来的功能,精气神不能在局部找到相对应的结构实体,疾病也是“从无开始”逐渐生成的,无论多么努力生命也总归会消失,疾病治疗的目的,也是促使其“由有变成无”,因此,中医是“以无为本”的学术体系。
自然生成的生命有结构,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中医学术能包容西医技术方法,尽管目前看来西医很强大,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程度很高,但是从学术原理看,中医未来必将成为世界医学的“显学”,西医必将用中医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体系。
中医是会看病的哲学,也是充满智慧的医学。东西方医学的差别,是因为它们指导理论的差异,决定了其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的不同。在交流之中,通过互相争鸣、碰撞,有可能会逐渐融合。
中医的疾病观强调暂时性和可转化
在临床上,中医与西医分别抓住了不同的东西,西医看重病灶,把它当作“构成”来研究。中医依据生成论来辨识证候,认为所有异常结果都是生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始构成因素。可以说,证候与病灶分别反映疾病的侧面,证候包容病灶,而不是单纯由病灶决定证候表现。
比如,冠心病的诊断必须依赖病理检测,有粥样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看似属于很明确的“白箱病灶”,但是其纤维帽是否稳定,是否发生“冠脉事件”,不仅与病灶形态有关,而且与饮食、情绪、气候、劳倦、感染、血脂、血糖等都有关系,是一个随机而动的“黑箱控制”过程,并且不容易消除这个病灶。
临床医生即使是控制状态,也不能笼统地说什么药是治疗冠心病的,而只能说选择的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某个受体阻滞剂、激动剂等,需要说出分子靶点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在具体治疗过程中,病理解剖的“白箱病灶”已经太粗略了,病灶既不能精确地说明过去,也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甚至不能精确地指导现在的治疗,因此,“白箱病灶”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笼统的“灰箱”。
推崇“精细检查、精准控制”只是西方医学的理想,找出来“慢病高发难治”的世界难题,很多疾病是不能彻底治愈的,只能是保留病灶,控制症状,甚至是终身服药进行控制。很多人有许多慢性病,可以干预的靶点布满全身,因此,也就存在着“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的恶性循环。
中医的诊断“以无为本”,强调疾病的暂时性和可转化性。中医的疾病名称,都立足于“破字当头”,都是为了让病灶、症状消失,即使还有病灶存在,也可以做到“有病无害、有病无痛、带病延年”,有尊严、有自信地走完人生道路。
尽管中医的治疗是“黑箱操作”,但是,我们看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是大道从简,执简驭繁,而且通过反复实践,以中医理论贯穿起来的中药、针灸、按摩等都可以为帮助病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它往往能够解决西医所解决不了的复杂病情,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
“非药物疗法”是一个歧视性称谓
《黄帝内经》推崇“圣人杂合以治”,认为针刺、艾灸、按摩、导引等与药物治疗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说“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千百年来一直把毒和药并称。《神农本草经》也是把药物分成上中下三等,认为药物有毒,但是可以治病。历代的中医学家,都善于化毒为药,充满“有毒无害”的大智慧。
西方医学认为化学分析是金标准,靶点治疗是精准控制,对于其他疗法有等而下之的歧视态度,并且认为不能用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说明的疗法,都属于不精准的疗法,一言以蔽之蔑称为“非药物疗法”。这种霸道的“精准”未必是世界本来的面目,并且化学制药的产品,往往是大自然的异物,生产的时候污染环境,吃进去污染身体,有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必须尽快排泄出去,否则就会蓄积中毒。
中医属于“道术并重”的医学体系,一百年来“重术轻道”,逐渐走进衰落难逃的怪圈;在面对西医的时候,如果只是“求同存异”,就容易“丢了自己”。只有坚持“道术并重”,与西医“求异存同”,彰显中医个性,才能逐渐走向复兴。
“中医之道”有不同层次的表述
中医靠整体生成之道,生成的生命,从无开始,“以无为本”;生成的生命有结构,与天地万物的环境因素紧密相关。
中医有形神一体之道,认为五脏是“五神脏”,主张“形神一体”,凡是有皮脉筋骨肉的地方,都与五脏有关,也就是形与神密不可分,是一体两面。
中医擅“多元并存、整体和谐”之道,认为五脏之间的关系,与天地自然相应,其规律除了有阴阳之间的平衡关系之外,还有五行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克制,生克制化的关系,不能一脏太过,一脏太弱,更不能去掉某个脏腑。
中医说“内外相关”之道,依据内外相关的整体性原则,可以通过人体色脉气味,反应人体健康状况,不需要深入人体的内部去进行检查,因此,“内病外诊”属于中医独门绝技。“内病外治”是在体表、肢体远端施治,解决内在疾病的问题,比如针刺、艾灸、按摩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即使是喝汤药,也是借用中药的四气五味与脏腑、气血津液、血脉经络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中医是“杂合以治”之道,中医的治疗措施之间,经常是多元并举,帮助患者自身恢复健康,可以也应该形神兼备,衣食住行、内服外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措施的特点,“千方百计”“活法巧治”是中医推崇的,绝对不是长期使用一种不变的方法,让人“终身服药”。
中医有“用象代数”之道,立象尽意是古人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自古以来,古人就了解到世间万物都有数有象,是象与数的统一体,《河图》《洛书》《周易》《老子》之道,生命之学都是这样,都有数,是天地自然之数,也是“大衍之数”,分阴阳,有五行,讲生成。
中医的辨证论治这个词语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神髓早就化生于张仲景的“随证治之”。其背后深刻的原因,是立足于疾病状态的不断变化,外感病有六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内伤病也因为饮食起居情志变化而起伏,随着日月阴阳运转而不同。辨证论治不是“分型治疗”,辨证的过程,就是运用医学理论的过程,“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中医是扶正祛邪之道,发病的原因多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留邪,久瘀成毒,影响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发挥,就出现了各种病证。“扶正祛邪”,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活法巧治,是中医智慧的体现。
国家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中医药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使中医有了彰显个性的保障。发展中医学术,必须有理论自信,才能扬长避短,做到中西医并重,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