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后人晏鸿国先生到访炳济堂
近日,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先生后人晏鸿国先生到访炳济堂。在与李掌柜提起炳济堂与晏阳初渊源的时候,他目光温暖而深邃,说道:“炳济堂现在所做的不只是在传承你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个秘方、这个膏药,最重要的是在传承平民教育的精神,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时光湖面的石子,漾开了沉淀百年的记忆涟漪。
缘起:沙河岸边的相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先生在定县沙河南李亲顾区域推广健康卫生知识,得知炳济堂膏药对于脓疮效果显著,特推荐第二代传人李振海参加了平教会健康卫生培训班,成为村里的第一批卫生保健员,李振海受晏阳初先生的指引,将李家有药正式更名为“炳济堂膏药”,因此炳济堂与晏阳初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传承:灯火不灭的守望
![]()
△晏阳初后人晏鸿国一行到访炳济堂合影留念
近百年来,这盏灯从未熄灭。
● 从“李家膏药”到“炳济堂膏药”,变的是字号,不变的是“济世扶苍生”的初心。
● 从治疗脓疮到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变的是范围,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本色。
● 从一口砂锅熬制到现代规范生产,变的是工艺,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
我们深知,晏阳初先生当年看重的,不仅是膏药的疗效,更是这小小药膏背后“知疾苦、解民忧”的精神本质。这正是平民教育最朴素的真谛——从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人民。
![]()
△炳济堂第五代传承人李晁锐与晏鸿国先生(左图)、定州晏阳初协会会长李志会(右图)合影留念
前行:照亮更远的路
炳济堂传承146年,匠心独运,潜心熬制的不仅是一贴解除肌肤之痛的膏药,更是一份源自光阴的承诺。作为传承者,炳济堂守护的,是让疮痍愈合的祖传技艺,更是那盏自光绪年间便被点燃、足以照亮人心的精神灯火。
这盏烛火,历经四代人的守护,风雨不熄。它曾温暖地映照过沙河岸边无数乡亲期盼的面庞,也必将以其恒久的光芒,照亮更多需要温暖与前路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份厚重的膏药文化与晏阳初先生的平教精神,炳济堂建立了膏药历史文化展览馆,将这段珍贵的记忆安放于此,以一种崭新的、可触可感的形式,永远鲜活于人民心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