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游资对中药材价格的炒作
时间:2024年08月02日 来源:《人民日报》第19版 作者:转载
自2023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情况持续,亳州、安国等几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多种大宗药材涨幅明显,且该轮涨价已超过中药材涨价周期范围。
本轮涨价从2020年起算,直至2024年7月仍未有回落趋势,上涨幅度大、横跨周期长、趋势不可预测等特征明显。以白术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其价格仅为27元/公斤,2024年1月为85元/公斤,2024年7月已上涨至180元/公斤,涨幅异常、变化迅速。
中药材价格长期高位将对中药企业等生产、经销主体的正常经营产生严重冲击,并对中药材种植户(种植基地)的种植决策、成本、产量,甚至于中药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游资炒作成为推手
供需关系偏移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中医药已获得民众普遍认可,中药材需求逐年增长已成为趋势。需求增长营造出中药材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其影响产生的中药材价格短期上涨应属正常。然而,中药材短期涨价现象吸引产业外资本涌入,中药材产业链中的不可控因素增加,并且逐渐提高了市场预期,严重影响到种植方、经销商等供给端的市场判断与行为把控能力,导致囤积居奇、恶意炒作、源头垄断现象多发。
在中药材产量减少、需求增加的宏观环境下,游资介入市场扰乱行情导致了中药材异常涨价。受新冠疫情及其他政策影响,部分二、三产业资金流入中药材流通市场,在看到中药材需求大的情况后,采取囤积药材、低购高售策略拉高中药材售价,成为中药材涨价的直接推手。
应对游资侵扰策略
2024年2月27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局发布《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存在问题及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对社会游资冲击等产业风险进行准确研判,并从稳定中药材产业供应链、加强行业和市场协同监管、打造中医药指数发布平台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这些策略确为治本之策,然而,在当前中药材价格居高不下的紧迫局面下,这些策略缺乏现实抓手,且见效缓慢。因此,实现中药材价格有效控制,减少游资当前及未来影响应立足于中药材产业现状,逐步推进改进措施。
首先,将要素信息把握作为治理前提。提高治理效率应提高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并针对重点项目进行治理。本轮涨价涉及范围较广,据监测,2024年1~3月涨价品种达407个,进行全面监管的人力、技术等成本过高,应针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重点药材进行专门管理,尽快查处区域内影响较大的恶意扰乱事件,并作为典型案例通报。将安国药市、亳州药市、玉林药市、荷花池药市四大市场作为监测重点,以异常交易信息作为线索进行查处,加大交易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与中药材信息咨询公司的合作,以确定重点监察人群。针对白术、天麻、鸡骨草等涨幅过高、供给较少、需求旺盛的重点品种进行监管,以部分品种价格稳定引导市场,并对囤积居奇者进行警示。
其次,强化监管,把控治理源头。监管的强制性能够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有效制约。多主体协同开展联合行动,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监管部门与中药材行业协会应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协同,针对中药材仓储地、经销商、信息咨询公司开展定期巡查,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并且通过与中药材直销企业的合作,掌握不良交易者信息。在中药材交易市场、行业协会、相关行政部门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监督作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我国对于中药材经营许可监管较为宽松,为资本操纵中药材经销市场、哄抬药价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对新进入者的投资目的、投资品种、投资规模等全面审查,并积极开展事后审查。
再次,加强供应链各主体联结。我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推进缓慢,重要原因在于中药材种植散户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且种植户与企业间处于松散的合作状态。因此,应以行政、行业力量为主导,加强种植户与种植基地、种植户与经销商、经销商与中药企业的联合。统筹规划中药材种植区域。鼓励规模化种植,以道地药材作为区域划分标准,加强种植户与医药企业的联结,以扩大优质药材供给。同时强化中药企业的信息传递能力,引导种植户合理种植与生产。鼓励中药企业自建或联建种植基地。支持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并通过政策补贴鼓励区域内企业共建种植基地,加强种植基地稳定性。同时,加大工业反哺生产力度,减少供应链的中间环节,提高种植户直接收入。推动区域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
最后,推动信息公布平台建设,加强宣传推广。国家与各地应推动构建中药材信息监测与发布平台,推出药材价格实时查询、中药供给与需求情况展示、供应保障能力评估等功能。同时,构建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强化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的监管触觉。此外,在当前种植户多而散乱的情况下,加强对种植户的信息公示与宣传至关重要,能够减少种植散户的盲目性,增加各主体对于产业的信心。充分利用合作社、合作企业等中介优势,将中药材需求信息等及时传递至种植散户。定期组织行业协会与各企业在种植户集中区域开展交流,将种植技术、最新政策、质量标准等情况与种植户充分交流,并收集中药材种植信息等情况。在审查制度下,以政府强制力作保障,由行业协会主持,推动供销两端的信息共享,从而推动中药材的直供直销,减少产业链中间环节。